马鞍山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是由马鞍山郑蒲港新区与南京大学科技园合作共建的产学研基地,进行有机电致发光材料、mo源光电材料和医药材料的开发。近期,研究院在新型高效铱配合物发光材料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是新一代显示技术,目前在手机、电视等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其核心的发光材料,目前商用的绿光和红光材料都是铱配合物。但是铱配合物的合成条件比较苛刻,需要在100 oc以上长时间加热,然后进行纯化,真空升华率也受到限制。如果能够实现配合物的室温快速和高效合成,并提高其升华率,将大大降低材料和器件的生产成本,促进其产业化进程。
四苯基膦酰亚胺是研究院团队早期开发的辅助配体,能够显著提高铱配合物发光性能和电子传输能力,已经广泛应用到高效率绿光、红光和蓝光三基色铱配合物中。近期,研究团队用s原子替代o原子,得到了硫代四苯基膦酰亚胺配体。由于硫原子的半径和变形性较大,和过渡金属的结合比较容易,可以实现铱配合物的室温快速合成和超高真空升华率。并通过主配体的修饰,在室温下、5分钟内制备了三种纯绿光铱配合物,合成产率达到70%以上,升华产率达到90%以上,发光效率高达98%。和香港大学的程刚博士、支志明院士合作制备的器件外量子效率达到26.52%,并且器件的效率滚降非常低,显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这一成果发表在著名的美国化学会学术杂志《应用材料和界面》(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9, doi:
10.1021/acsami.8b19318)上,该杂志的影响因子达到8.097。马鞍山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的张峰工程师和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博士生梁啸为共同第一作者。研究院的郑佑轩教授、王毅副教授和香港大学的程刚博士、支志明院士为共同通讯作者。
马鞍山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13年,总投资达2亿元人民币,科研及孵化用房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大型分析仪器设备10多台套。研究院依托南京大学基础研究实力雄厚、原创科技成果多的优势,围绕国家目标导向和安徽经济需求,以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大科研载体为支撑,汇聚科技创新创业优秀人才,建设集“科技开发、成果转化、科技孵化”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平台,着力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材料和工艺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并服务于马鞍山科技和经济的发展。